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 - 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超高的期望月薪也就是有此一说而已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02    次浏览

然玉眼下离今年高校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间,找工作成为多数毕业生的头等大事。某网站毕业季昨天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,截至目前,仍有50.9%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。就业压力不小,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,在全国调查中,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-10000元。调查同时现实,90后毕业生的期望薪资普遍较高。(4月1日《重庆晚报》)“逾四成大学毕业生,期望月薪超8000元”,此一新闻标题,不出意外招致了好一阵冷嘲热讽。在多数人看来,如此不切实际的期待,当真就如痴人说梦一般。而顺着这一判断论述开去,人们似乎又有理由对年轻人们来一翻谆谆教导。于是乎,诸如“好高骛远”一类的指摘,迫不及待地向着毕业生们袭来。主流舆论再一次摆出一副“怒其不幸哀其不争”的架势,对这个群体展开解剖、批判与劝导。此刻,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,“人之为人,终究是要有点梦想的”。常人的“梦想”当然无所谓卑微抑或伟大,无所谓世俗抑或高尚,那么毕业生梦想着月薪八千甚至更多,又有何不可呢?须知,所谓“期望月薪”一说,更多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憧憬,而绝非是求职就业时的底线标准;再者说,“找工作”的过程,本来就是见机行事、时时调适的,“预期薪酬”同样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。基于网络统计而得的“大学生期望薪酬”,也就是有此一说而已,基本可以不必当真。可现实中,其却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回弹,这无疑是值得玩味的现象,说明民间由来已久的说教传统仍根深蒂固,年长一辈们总是乐于扮演过来人和人生导师的角色。必须厘清的是,年轻人对高工资的期待并无任何原罪。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声音对之大肆批评嘲讽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,一种有失偏颇的“求职成功学”在职场招聘中大行其道,似乎只有降低薪酬期望才能找到工作。动辄对毕业生的“高薪梦”极尽打压,无疑是需要警惕的倾向。因为这种轻佻自负的舆论发声,很可能消解求职者“争取更合理工资”的底气,很可能加剧劳资双方本就失衡的博弈格局。可以预见的是,很少会有毕业生守着“月薪8000”的期望选择职业,他们终会变得实际、学会妥协。可是在此之前,我们实在不应该以冷言冷语,草草扼杀他们梦想的权利、减去他们讨价还价的筹码。